close

骨質疏鬆症及其預防與自療

澄村企業行 李廷暉

  骨在人的一生中時時刻刻不斷地發生變化。骨量在成長期逐年增加,大約到三十歲時達到高峰,然後,隨年歲增長慢慢減少,尤其是女性到閉經期急速地降低,老年性骨質疏鬆更不可免。一般人在中年以後骨量減少大約以每年0.3%~0.5%的速度進行著,老年性骨質疏鬆每年約1%女性閉經後每年約2%~3%

  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的方法一般訴之營養療法與藥物療法遺憾的是並非人人都懂營養學,即便是營養學專家罹患骨質疏鬆症則亦大有人在,雖然營養已被認為是影響骨質的重要因素,但是,營養決非影響骨質疏鬆的最大因素;21世紀醫療科技與藥物醫學發達,然而骨質疏鬆症仍是人們健康的一大敵人,可見藥物療法也不是改善骨質疏鬆的良方。

  早期太空人經過幾天太空旅行之後,連正常走路都覺困難,經檢查發現短短幾天的失重旅行,骨量減少,骨密度下降,類似重症骨質疏鬆,這說明重量負荷機械應力骨量的影響相當顯著。又肥胖者骨量大,骨折的危險性較低,乃因骨骼如椎體承重力較大之故;相反的,瘦弱則是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因此,骨質疏鬆症原因,與其說是的攝取不足,還不如說是日常生活當中缺乏適當的運動則更為確切

  其他如日光照射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抽煙、酗酒、十二指腸疾患都可以造成骨量減少的原因。長期施予類固醇等藥物,都可使骨量減少。

  嚴格地說骨質疏鬆症是很難治療的。故其防治則著重在預防,極力排除危險因素;自幼即應努力儲存骨本;營養與鈣的攝取;以及持續的適度運動

  倒立位運動對脊椎骨質的影響:倒立肌肉鍛煉運動可促使骨內血流量增加,使成骨細胞活性升高,促進骨形成倒立位運動通過神經與體液含內分泌的調節作用,對骨的形成提供充分的礦物質及必要的營養,促進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

  倒立位重力牽引肌肉鍛煉強化運動所形成的肌肉牽拉和對骨的刺激可使成骨細胞活躍促進骨的形成實驗證明,骨對運動機械負荷產生適應性的改變,負荷降低表現為骨量丟失,負荷增加表現為骨量增加適當運動對未成年骨骼的表現為促進峰骨量含骨量的高峰值;亦即骨銀行的最高存款額的增加;對成年骨骼的影響表現為骨量增加或阻止骨量丟失;對停經女性老年性骨骼的影響最明顯的是減少骨量的喪失

腹屈鍛煉運動(姿勢維持) 倒立位休息與準備姿勢 背伸鍛煉運動(姿勢維持)  

  骨質疏鬆症患者,由於椎體壓縮骨折X光照片顯示椎體上下凹陷或椎體上下距短縮,脊椎骨變形脊柱側彎、姿勢不正,身體重力線改變而導致的慢性腰背疼痛,或長期臥床導致的肌肉萎縮關節活動受限等,都可以通過倒立位運動而取得良好的效應,重獲健康

資料提供:澄村整骱教研室  客服專線:(07)72789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98dick 的頭像
    sun98dick

    澄村健康養身館

    sun98d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