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醫足弓墊】之問與答
Q:足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A:雙足是身體骨架的基礎,其功能為支撐、負重、運動、穩定和平衡等多重作用及功能。
Q:什麼叫做『足弓』?
A:正常人足乍看是全腳掌著地,實際上它是像三角架一樣穩定的三點著地。原來人的足骨(係指跗骨和蹠骨)大部份是足背側寬,足底側窄,成楔形狀,使足骨關節與足底的韌帶和肌腱等共同構成一個具有彈性的拱形橋樣的弓形結構,稱為『足弓』,可分為內、外側縱弓和橫弓,這個結構的組合體把直立時的體重平均分佈於足跟與蹠骨頭之間,在行走、跑、跳運動和負重時,足弓可稍退讓而吸收震盪,且兩足各三點著地而保持身體的穩定與平衡。
足弓是一個可變的結構,在生理範圍內,隨姿勢改變而有所不同,而且,各人的足弓因先天、年齡、姓別、身高、體重、習慣、職業、運動…等等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即使是同一個人的左、右足弓亦不盡相同。
Q:足弓與身體健康有什麼關係?
A:雙足是身體骨架的基礎,主要功能為支撐體重,吸收震盪,維持身體穩定和平衡,並在這個基礎上滿足身體的各種運動。
現代人生活環境遠離自然,行走與跑跳,均離不開平坦的水泥地、硬地板,且大多數從小就受到不適鞋具的「鑄形」作用(太軟或太硬),幾乎每一隻腳均有一定程度的『結構異常變化』,不但改變了足的外觀,改變了足弓,也改變了三點著力的架構,於是身體的重心改變了,不論靜止或運動時,以足為基礎的骨架系統勢必經常處於不平衡的狀態,而為了維持平衡,通過身體的平衡機制和代償作用等各種自我調節,必須動員眾多肌群拮抗作功,久而久之導致足部乃至骨盆肌力失衡,慢慢出現各種足病、足痛,並導致【脊柱結構】異常變化,而出現各種臨床症狀。
Q:那些因素改變足弓?
A:因衛生、安全、方便等種種需要,人足自幼年即裹在不相稱的鞋靴裡,或穿著不合適的鞋靴,隨著鞋型而塑形(變形?)。如穿著尖頭鞋、高跟鞋易引起拇指外翻,過窄、過緊、過小的鞋造成嵌甲、扁平足…等;生活空間裏、外大都是又平又硬的地板,傳回腦中樞的情報簡化,因此由大腦發出的相應指令亦生硬呆板,使足的機能逐漸衰化,足關節韌帶鬆弛,逐漸喪失穩定、平衡的功能,易引起足痛;缺乏運動、運動過度或長期站立等職業症狀,久而久之引起肌肉失衡及韌帶、肌腱的勞損,改變了足關節,導致足結構異常變化(畸形變),如扁平足(足弓塌陷)、高弓足等。
Q:足弓變化如何影響健康?
A:足弓變化降低足的負重、運動、吸收震盪和穩定平衡的功能,不但可引起各種足病如足痛、足腱膜炎等,且又可因代償作用而引起脊柱歪斜,影響健康。
足畸變及其影響身體健康的進程緩慢,時間又長,隱蔽而不顯著,因多數不立即呈現嚴重的症狀,即便是醫生亦很難追溯診斷這種違害健康的肇始因素,一般人更難以理解與接受。某些需要經常站立工作的職業,如專櫃店員、衛兵、教師、理髮師、牙醫師、外科醫師等,由於足部肌肉長久持續負擔體重,肌腱、韌帶常過度伸長而鬆弛,易患扁平足。又如高爾夫球選手,擊球動作使左足(前足)趨於內翻以穩定下盤,長期不利於腓骨長肌,引起足畸形變,而發生如足病、足痛等症狀。
Q:【上醫足弓墊】是什麼?為什麼要穿【上醫足弓墊】?
A:一種特殊造型的鞋墊,可分『標準型足弓墊』和『量身訂製足弓墊』兩類,前者供一般足異常變化輕微者使用;後者供足畸變嚴重者如扁平足等,必須因足製墊,具有調整、矯形的功能作用。
人的足形主要靠肌肉來維持,基本上可分四種,即高弓形足、足弓高度適中的正常足、低弓形足和足弓消失的扁平足。按正常足型打造的鞋墊即『標準型足弓墊』,稱之為【上醫足弓墊】。
據研究,絕大多數的人,雙足幾乎已喪失了穩定與平衡的功能特性,根據結構與功能的因果規律──『結構決定功能』,意味著幾乎沒有一雙人足的結構是完美正常的。我們可以從穿與未穿【上醫足弓墊】時,雙足穩定性的功能改變來評估足結構(雖然無法目視或感覺結構變化)。
穿著【上醫足弓墊】可增加足的舒適度、穩定度和平衡性,預防足傷害與畸變。由於足的可塑性高,故穿著【上醫足弓墊】(有如標準足模具,不可變形)通過長期的肌肉鍛練運動(行走、跑跳或【整足運動】),可促成【鑄形】作用,具有矯形的功能(形成另一種良性的代償作用),逐漸找回足的健康。
Q:什麼是【整足運動】?有何生理效應?
A:長期穿著適宜的【上醫足弓墊】、鞋運動,或利用拉筋器進行足「背屈」與「蹠屈」鍛煉運動。一方面增強小腿與足部肌力,同時甩掉小腿肚的贅脂,塑形美腿,並強化足部肌腱,『美腿強足』。通過肌肉必須持續、漸進且超負荷地計劃運動,達到預定目標。另一方面,【上醫足弓墊】猶如模具,因為足部肌肉(小腿肌與足肌)和其肌腱的強化,進而可調整關節,並起到「塑型」足形,矯正足部的結構異常,恢復足弓和足正常功能,進而因代償作用而糾正『脊柱結構異常』,重拾健康。
Q:【整足運動】的適應性?
A:各種足結構異常引起的足麻煩,如足弓變化(扁平足或高弓足)、內翻足、外翻足、蹠腱炎、足跟痛等足病。
【整足運動】是一種輕負荷的足部運動,最適合整天坐位工作的電腦族、上班族及高跟鞋族,尤其適宜銀髮族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脊柱病等慢性病人,居家運動保健,美腿強足,促進血液循環(參考『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
Q:為什麼說「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
A:人體靜脈管中容納的血量約佔循環血量的70%。由於重力的影響,使大量血液滯留在心臟水平以下的靜脈管中,尤其離心臟遠又位居下部的雙腳,且由於靜脈管壁薄,彈性較差,管壁容易擴張而增大滯留血量,影響靜脈血液回流。
雙腳運動時,使肌肉舒縮活動。肌肉收縮時,肌肉間隙壓力升高,靜脈血管受擠壓,血流加快。肌肉鬆弛時,肌肉間隙壓力降低,靜脈血管擴張,靜脈血壓降低。由於靜脈血管內有瓣膜,可阻止血液逆流而為向心性流動,故當靜脈血壓降低時可促使毛細血管血流入靜脈。因此,肌肉的舒縮活動,好像灌香腸的動作般一緊一鬆地推送內容物,使肌肉間的靜脈血管一胖一瘦地擠壓血液,具有唧筒作用,像似心臟泵血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並減輕心臟負荷,故稱『腳為人體的第二心臟』。
Q:俗語說:「人老足先衰,足衰促人老」何故?
A:因不適宜的鞋具與地面環境的影響,現代文明人的雙足均有一定程度的結構異常變化,降低了足部穩定、平衡、吸震、承重和運動的正常功能,而影響身體健康,並加速了身體的退行性變化和衰老。
人體在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隨各種機能的降低,若經常不運動雙足,靜脈回流心臟的血液量不足,身體的血液循環就更差。由於從心臟打出來的血流量和流回心臟的血流量是一致的,故心臟雖然用很大的力氣作功,但是打出的血量不足於供應身體所需,末梢的細胞缺乏足夠的血液供應,當然就加速了衰老,所以一般人的衰老多從腳部開始,事實証明不常步行的人容易早衰。
Q:【上醫足弓墊】採用什麼質材?
A:【上醫足弓墊】的作用有如足的「模型」或「模具」,必須俱備「剛性」與「彈性」兩個互相矛盾的特性,剛性也就是不變形,彈性則是因應生理需要,故【上醫足弓墊】採用類塑膠等高分子聚合質材原料(EPA)添加彈性料壓製。
註:凡質軟會變形(即隨足而變)的質材製造的足墊,雖然舒適,但均不適宜矯形。
Q:為什麼要全足?
A:【上醫足弓墊】採全足成形,蓋足部三個弓(內、外側縱弓和橫弓)構成一個三角形,其三個頂點即足底著力點(有如三角架著地點,具穩定平衡等特性),若三角形缺少任何一個邊或三個足弓缺少任何一個弓,既不構成三角形,則著力點只有二點而變得不穩定且不平衡。本【上醫足弓墊】採全足即為了保全橫弓以維持正常足弓構造。
Q:坊間許多足墊產品,強調磁場、遠紅外線、負離子、奈米科技…等特殊功能,對足部有何益處?
A:足與踝乃係靜態站立和動態步行中全部體重傳遞的焦點,它們的「結構」都是因應其「功能」而發生,譬如「足弓」就是一個可退讓的結構。同樣的道理,由於不適宜的鞋靴與又平又硬的地面以及缺乏運動等,長期在這些條件下使用雙足的功能活動中,使人足發生「結構畸變」,形成【功能-結構】的惡性循環,導致雙足「功能失常」而影響健康。
【上醫足弓墊】之所以使雙足恢復支撐、負重、運動、穩定和平衡的功能,乃在於其標準足型的「結構」(否則就不稱為足弓墊,而是足墊或足托),有如「足模具」,經長期穿著運動,由於小腿肌和足肌的強化作用,根據【結構與功能】的因果關係,逐漸『塑型』雙足,起到矯形的作用,恢復雙足正常「功能」,簡單地說,【上醫足弓墊】的賣點是其『結構』。
足弓墊產品附加其他功能的好處見仁見智,據個人的看法,就像吃「補」一樣,拿捏(處方)恰到好處才是學問。
市面上有許多補腎、補肝、補骨、補肫等的藥品,都是世界知名大藥廠(一般認為有公信力)的品牌,還有好多好多的健康食品,也是知名廠商製造,其他的健康用品更是不計其數,單單台灣每年在「健康系列產品」的消費額,就可以拿來建幾條高速鐵路,請問:台灣人有沒有因此而更健康?(健保給了最好的答案)請問您使用了遠紅外線,負離子的足弓墊,循環有更好、更健康?雙足獲得矯形而使步行更舒適、穩定、平衡?試想長期使用威而剛會有什麼結果?
標準型【上醫足弓墊】:(8種size)
供一般人使用(畸變不大者),穿著【上醫足弓墊】感覺舒適、穩定、平衡、耐走。穿著後若有足痛等不適現象且未改善(約一週以上時間),意味著足畸變嚴重,應考慮特殊型足弓墊。
特殊型:
供足畸變嚴重者使用,必須量身(量足)定制。
注意事項:
因每個人足部均有一定程度的畸變,初期穿著時若出現輕微不適感皆屬正常現象,故不宜作激烈運動。可縮短穿著時間或先行【整足運動】鍛煉,約經數小時或數天後,足部與【上醫足弓墊】即逐漸磨合適應。
註:加強訓練足部肌肉(維持足弓),最好的方法除【整足運動】外,就是以足尖著地作下樓梯或下山的運動,特別是發育中的兒童。